你的位置:首页 > 文化传承 > 教育方舟

浅谈初中英语趣味教学

来源:中华论坛杂志 2017-07-21 11:16:05      点击:

作者:王晓燕    编辑:邵宝国

摘要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,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,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,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, 保持学生的兴趣,巩固学生的兴趣,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,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,如初学,巩固和复习,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,这就是要求教师付出心血,不断地探索,不断地追求。


关键词  趣味,学习兴趣,方法灵活多样

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,中国人学外语还是比较不易的,那怎么样才能让英语入门呢?才能把英语学好呢?我认为培养浓厚的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必要条件,是培养学生创新,实践能力的前提,发挥学生为主体,让学生动起来,让学生在学中玩,玩中学,进入趣味式教学,我认为它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方法。

中学生这个年龄特点是:爱说爱动,自我约束,自我控制能力较弱,若教师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,冷冰冰的语法,词汇,他们便不感兴趣,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目前,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,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,,就某种意义上讲,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并保持它,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,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。英语新课程标准也强调,从学生的学习兴趣,生活经验和认识出发,倡导体验,实践,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,教学途径发展,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运用,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,互动思维和大胆实践,提高认识意识和形成自己的能力的过程,那么怎样进行趣味教学,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:

一、建立和谐,融洽的师生关系

教和学是一对矛盾,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,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。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,这个年龄段的学生“亲师性”较强。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,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,肯下大力气,花大工夫学这 门课,因而成绩卓著。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爱屋及乌”吧!反之,如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,由于逆反心理,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,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。所以,教师深入学生,和学生打成一片,了解学生的兴趣,爱好,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,时时处处关心学生,爱护学生,尊重学生 ,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。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,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。当然,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,可以听之认之。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爱护和帮助他们。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。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,感情融洽,兴趣盎然的进行学习。

二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

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,总是教师“一言堂’,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,学生始终处于消极,被动的学习地位,没有什么轻松,愉快而言,因而也就无趣可谈。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,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,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,但就多数而言,由于不感兴趣也就放弃英语学习,从而导致”两级分化“,教学质量不佳。

课堂环境如何,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,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,愉快的学习环境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,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,仪表要洒脱,精神要饱满,表情要轻松愉快,目光要亲切,态度要和蔼,举止大方,文雅,言吐要简洁,语言要纯正,地道,流利,书法要规范,漂亮,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。

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,要“寓教于乐,’动静结合“学用结合”,师生配合“。课前,可根据教学内容,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文讲一个幽默笑话,一则谚语,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,自由演讲,自由谈,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。从而活跃气氛,激发学生兴趣。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。

一堂课的开端,就像人们见面一样,是通过互相问候建立交际感情基础的过程,在英语课堂中,师生见面时适当即兴的“寒暄“几句,对稳定学生情绪,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情景,创造良好交际气氛有好处,如假日一结束,可这样说:“Nice  to  see  you  Did  you  have  a  good  holiday”生病的学生返校后“Are  you  feeling  better?”这些话,能活跃课堂气氛,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与沟通。

英语有一则谚语说,“良好的开端,是成功一半“A  good  beginning  is  half  done”,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。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;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,抓住学生;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,一个美丽的幻灯片,一曲优美的音乐。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。教学中,不能课本照搬,大声念一遍,小声念一遍,就算进行了教学。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,直观教具,如图片、简笔画,设置情景。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,没有情景的语言是干巴巴无味的,学生接收也慢而且无趣。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,声形有机结合,学得才有趣,情趣大振,热情倍增。要求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“成功欲”,不同水平,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,要由不同水平,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。也可引入竞争机制,根据中学生具有求知欲,好胜心强的特点,让学生展开竞争,展开成功,使其有一种成就感,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如课堂上可利用游戏、表演、小组竞赛等手段,培养竞争意识,角色扮演,上台做示范表演,可以让同学和教师当评委,看哪组演得最好。此外,还可以做一些英语游戏等。这样,不仅激发了学生全方面的参与意识,培养全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,而且强化了所学的语言知识,使学生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。使课堂充满竞争,活跃了气氛。这样,每个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。从而情趣大振,热情倍增,一旦学生出了差错,不要埋怨训斥、责怪,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。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,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发展,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。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“悬念”,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,放一遍课文录音,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,唱一首歌曲等。总之,一堂课,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,兴趣盎然。

三、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,充满情趣

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,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,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,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,保持学生的兴趣,巩固学生的兴趣,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,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,如初学,巩固和复习,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,这就是要求教师付出心血,不断地探索,不断地追求。在教学中,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。

比如教字母吧,26个字母说起来简单,但真正教的快、教的准、教得好,让学生学得有趣味,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。有人照本宣科,每次几个字母,依次教完就过去了。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,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,教唱字母歌。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,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,反应灵敏能力,集体观念。两种做法,两种效果,前者索然无味,后者乐融融。教单词,我们充分利用直观教具,比如教football,我们指着足球:“what is this? It is a football. football,、football ,再重复一下,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,以后见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、football, 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,教词汇也在教思维,如果进行词汇复习,我们可进行”guess”比赛,如复习bell、football、 pen 、book、 car 、jeep等名词。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,图片,模型放在讲台上,先让学生看一下,然后放到讲台下,秘密的把一件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口袋里,然后拿出,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:T: what is in my bag?学生猜后问答(宜单人进行)S: It is a football如果答不对,就说T:No, it is not.接着问另一个学生。T; what  is  it?学生猜 答。S: It is a book猜对了,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。T: Yes, you are right(如果学了clever还可进一步说)T;You are very clever.

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,如此等等,既复习了单词,也熟悉了句型,既练了听,也练了说,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,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与。

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,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,看谁读得好,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,都可提高学生兴趣,和老师一遍一遍地讲,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相比效果好的多。教课文,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,可采用模拟对话,扮演角色,讲故事,述大意,变对话为叙述,变叙述为对话,即兴口头作文,看图说话,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,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,学生学得兴趣浓,用的机会多,效果必然好。

心理学专家认为,感兴趣的东西最容易被记住,情景教导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师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情景,运用各种本能的直观动作,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,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,同时集音,形,意为一体,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清晰,准确,生动的认识,充分调动学生的眼,耳,口,手,脑等器官,使机械,呆板,紧张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,使英语单词,句子规则通过训练向学生进行形象的涌透和强化,借此激发学习兴趣,如讲授’Seeing a doctor”一课时,如教have a cough, have a headache ,have a toothache ,have a backache, have a bad cold单词和词组,教师可扮演一位医生,请几位同学扮演成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,面带各种表情打手势与医生进行对话,这样来导演一场看病的小剧,展示给学生,学习效果要比只让学生机械地跟着读提高好多陪。

教学中,可根据教学内容,利用不同手段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景,如利用图画,实物,简笔画,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呈现课外内容,这样会更具体,形象,生动。

如在教“颜色“一课时,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的衣着来帮助学生认识,记忆表示颜色的单词,首先指着一位同学的上衣说:“Her coat is blue”,接着就将“blue”写在黑板上,让同学们跟着我读,然后我问大家:“What  colour  is her coat?”同学们纷纷回答“Her coat is blue”,最后我又在同学们之间相互指着对方衣着的颜色,这样通过反复练习,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熟记表示颜色的单词,而且掌握了“What colour is/are….?”这个句型,这样的效果比领读,造句要好得多。

再如,教学Who is he/she?句型时,教师可呈现一些科学家,明星的图片和同学交流,如对话,游戏,猜谜等语言活动,寓教于乐,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。

四、课内外结合。

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,向45分钟要质量。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。所以,我们还有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。但这种活动,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,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白流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,不同层次,不同水平,不同爱好的同学,进行适当的组织。比如,有目的地的培养骨干,开展英语游戏、开演唱会、朗诵会、演讲比赛、识词默写比赛、作文比赛、听力比赛,等等,既可个班选行,也可同年级、全校进行。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,巩固课内外学的知识,创造英语气氛,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,使课内外结合,相得益彰。

以上几方面只是简单地勾划了趣味教学所涉及的一些方面,如何在这些方面或更多方面进行探讨,我认为那是个大手笔,非本人能力所及,这里只想“抛砖引玉’浅谈一点教学经验而已,请同行多多赐教

参考文献  】1  2011年第十七期《学英语报》教师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  《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》